字:
关灯 护眼
名器小说 > 四合院:从工人到厂长 > 第452章 改革引起的讨论

第452章 改革引起的讨论

他把没抽完的烟狠狠摁在窗台栏杆上,“滋啦”一声,留下个黑印子。

转过身腰杆挺得笔直,眼里的复杂心思这会儿才清楚——有被当枪使的憋屈,有对将来的害怕,但最里头,是豁出去赌一把的绝劲儿。

“我老杨今天不是给你刘建国撑场子,”

他一字一句砸在地上,

“是给红星轧钢厂...四九城钢铁厂,给厂里还指望干活吃饭的工人撑场子!‘谢谢’这俩字我受不起。

真要谢,就拿出真本事把这烂摊子盘活!让大伙儿……真能端上你吹的那个‘金饭碗’!不然……”

他没说完,就那么深深看了刘建国一眼,眼里的话多了去了。

然后转身迈着沉腾腾的步子,自个儿走进走廊尽头越来越黑的暮色里。

留下刘建国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耳朵里好像还响着带烟味儿的质问和沉甸甸的话。

看着杨书记的背影消失,刘建国愣神了许久这才缓过神来。

这个杨书记其实心里面还是有一些坚持的嘛。

微微的一笑,刘建国觉得这人还真是有趣。

就像多面体一样,有的时候只能看到一面。

这样书记是一个好领导吗?

如果去问问那些杨书记以前的手下,恐怕不会有太多的赞扬。

但杨书记之前当厂长的时候,对于厂里的生产又十分负责。

不得不说,当时虽说没有太大的技术突破,但生产效率还是很高的。

现在看来,这杨书记还是有老革命的信念。

明明和自己不对付,在大是大非上面还是选择站在自己这边。

不过就算如此,刘建国也不会放下对于杨书记的防备。

改革事关重要,他不允许任何人干扰。

若是有人不识趣,想要搞破坏,那就等着被收拾。

李怀德离开之后,留下的可不仅仅是一些班底,更是留下了不少领导干部的把柄。

这一天,刘建国回办公室之后就把自己之前起草的改革方案重新的整理了一份。

这一份文件要稍显委婉,对于维稳的上级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天一早刘建国拿着签字版的文件来到冶金局,王局恰好在办公室。

看着刘建国提交上来的报告,王局的神色十分认真。

十分钟过后,王局这才抬起头看着刘建国。

那眼神中包含着审视与欣赏,许久,王局那低沉稳重的声音才响起。

“建国啊,当初那位邀请你的时候你真应该过去。

现在华夏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变局,在哪里才能发挥你的才能啊。”

“王局,你可别这样说,我有多少本事我自己清楚。

国计委那里可是关乎国家大事决策的地方,让我管理一个厂子我能管明白,要我去决策国家大事,我真是做不来。”

刘建国觉得自己真是没出息,要是前世小说中 的主角,恐怕早就答应了。

进去之后,随随便便几句话就改变华夏的格局。

但那是小说,不是现实。

现实中,一个决策错误,那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受累。

他刘建国没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受不了这个压力。

对于刘建国的反应,王局显然有些恨其不争。

摆摆手道,

“行了,滚蛋吧,这份报告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开会讨论一下,不过应该没什么问题,回去等通知吧。”

“好嘞,王局,那我走啦。”

笑呵呵的道了别,刘建国便坐车回了钢铁厂。

三天时间,冶金局便下了一份红头文件。

文件内容不多,也就一张纸,上面的具体意思就是支持刘建国的改革措施。

有了上级的批准,加上钢铁厂之前的会议打了预防针,厂里开了个会,这件事情也就算定下来了。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总不是那么的简单,刘建国虽然早有预料,但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刘建国意料。

在钢铁厂宣传科将厂内的变革措施通过广播和张贴栏告知所有员工后,不少员工私下里对于这个改制并不满意。

不过大多数的员工并没有那个胆子当众说出自己的不满,毕竟他们不是不认字。

这则通告已经把改革的好处和原因写的清清楚楚,各个车间的车间主任也在大喇叭宣传的时候讲解了这次改革的用意。

并且党委会和宣传科那边,早就把四九城这边厂子的现况做成了宣传文案。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人心中不赞同,但仍旧想着厂子的不容易,愿意牺牲一些自身利益。

有人本来就是想着混吃等死,见新的政策要将他们淘汰,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

什么厂子的利益,他们才不管这些。

这些人眼神交流,心中已经决定,到时候非要聚集一些人闹一闹,让厂里的这个改革泡汤。

更有一些领导其实心中也不愿意,能躺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完成任务,为什么要出去拼命。

多年以来舒适的生活已经磨灭了他们奋斗的激情,想让他们去勤劳努力,他们可不愿意。

只是作为领导,他们的意见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甚至于和这些工人相比都不如。

现在的领导都是服务工人,你要是好逸恶劳,那厂里的高层有一百种方法整你。

开不了你,也能把你调离。

钢铁厂下面可是有一两个附属厂子,把不配合的领导调过去那是简简单单。

眼看着一些工人的神色不愉,这些人眼珠子一转,便有了想法。

三天后,钢铁厂食堂的大喇叭刚播完红歌,工人们端着饭盒,三三两两聚在油腻腻的长条桌边。

改革方案的红头文件跟块烧红的烙铁似的,烫得大伙儿心里七上八下,成了吃饭时最热闹的聊天话题。

“听说没?三车间老马,昨天找车间主任拍桌子了!”

一个瘦高个工人压着嗓子,眼睛扫着四周,

“他可是六级工,技术顶呱呱,还怕这劳什子考核?”

“怕啥?有本事还怕考核?”

旁边一个年轻工人扒拉着饭粒,满不在乎。

“你懂个屁!”

瘦高个瞪他一眼,

“考核标准谁定的?万一故意卡你工时、挑你刺儿呢?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老马,那性子烈得很,平时和车间主任不对付。

而且这都快五十了,眼神不比你们小年轻,精细活上吃点亏,评级下来钱少一大截。

他家里就他一个挣钱的,要是少了这些钱,仨孩子喝西北风去?”
推荐阅读: 四合院:从工厂厨师到  四合院:从工厂厨师到餐饮帝王  四合院:当工人开始  四合院之厂长  四合院:从轧钢  四合院之我是厂长  四合院:从技术员开始  四合院:从轧钢厂  四合院从轧钢厂做科长开始  四合院从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