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名器小说 > 四合院:从工人到厂长 > 第448章 娄半城的猜测

第448章 娄半城的猜测

许大茂回四合院的时候,娄半城已经和以前认识的高官联系上了。

政策的改变,这些高官也敢于接见以前避之如虎豹的资本家了。

不少脑子好使的官员,知道接下来的走向,对于这些爱国红色资本家很是热情。

娄半城自然也听说了刘建国的传说,虽说众人对于刘建国的信息并不想透露出太多。

娄半城也判断出来,自己这个女婿的发小现在本事可不小。

要知道接见他的可都是四九城这边的高官,在四九城这个城市管理体系里面都是一二把手。

这种层次的人物,在现在的华夏能量极大。

就是这种人物,在谈及刘建国的时候,都是有些犹豫。

娄半城现在对于许大茂已经十分欣赏,在商业方面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十年里面,娄家的资产在许大茂的操作下,翻了好几倍。

当下便将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说给了许大茂和娄晓娥听,同时讲述了一下自己的猜测。

听完自己岳父的分析,许大茂就算再高看刘建国,此刻也有些惊讶。

商海争斗养成的沉稳性子,此刻也保持不住。

看着自己岳父,十分惊讶的道,

“爸,建国虽然挺厉害,但他不就是一个钢厂的厂长吗?

要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厉害,还能只是一个厅局级干部吗?”

“大茂啊,你可不要小看你的这个发小。

人家能够在十几年前就看清楚形势,可见其眼光十分超前。

而且我听说你这个发小,可是被那位召见过。

至于谈了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哪次召见之后,国家就开始加快了改革。

这才有我们受邀回到故土。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我猜测,当时建国肯定对这件事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上面那位还采纳了一部分。”

说到这里,娄家别墅内所有人都已经陷入了震惊。

那位啊,不需要娄半城说名字,许大茂这些年眼界也开阔了很多,自然知道娄半城说的是谁。

华夏顶端的人物,一言一行足以影响亿万人的未来。

刘建国这个‘不起眼’的钢厂厂长,竟然能够和这位对话,而且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时候,许大茂觉得自己之前似乎有些大惊小怪了。

相比于这件事情,刘建国成为一个厅局级单位的一把手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惊叹的事情。

惊讶过后就是惊喜,还好自己大方的将那两间房子送给了刘建国,这情谊没断。

特别是刘建国所说的有事情他可以帮忙,这个时候许大茂也意识到这个承诺的重要性。

当下把自己这次四合院之行的收获说了一遍,娄半城却并没有露出惊喜之色。

而是十分郑重的嘱咐道,

“大茂啊,你能和建国有这层关系,一定要好好经营。

建国既然没有提及那些事情,你也别多说。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份人情可千万不要消耗掉。”

说到这里,娄半城似乎想到了在香江那边听到的一些传言。

压低声音道,

“大茂,我记得之前你提及过建国出过一次秘密任务。

我在香江那边也听了一些传言,这刘建国可能在香江那边也有一些能量,甚至以我们的层次,都接触不到。

这些传言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涉及四大家族的李家成以及霍家,具体信息不知道,但这刘建国可不简单。”

娄半城这话又把许大茂震惊的外焦里嫩。

马德这刘建国是不是神仙下凡啊,这怎么在四九城待了一辈子的土著。

在四九城比自己有能力就算了,在香江那边自己奋斗了十几年。

现在告诉他,以他的级别还没资格知道刘建国的存在。

他不是没有怀疑娄半城的话语,只是这些年的相处下来,他的这位老岳父他是了解的。

关于这种重大事件,娄半城是绝对不会开玩笑的。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刘建国当初出去几个月,已经在香江那个被洋鬼子统治的地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甚至在整个香江都是最顶级的存在,一般人根本不知晓这位的存在。

想到这里,许大茂已经被震惊的说不出来话了。

自己对于这个发小的了解,是不是太少了,或者说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已。

意识到这一点,心中产生的那一点点嫉妒瞬间就被全部抹去。

如果说差距不大,自己会嫉妒。

但如今看来,两人之间隔着天堑,甚至许大茂都看不到刘建国的背影,只能听到他的传说。

嫉妒的情绪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地,有的只有无限的敬畏。

刘建国也没想到,自己当年在香江那边的随意布置,如今却还存在着影响。

不过,他现在可没时间考虑这些。

既然国家已经邀请爱国商人回国投资,那么钢铁厂的改革也要开始了。

第二天一早,刘建国便喊来了自己手下最为忠心的领导层。

将自己早就写好的改革方案拿给他们看。

时间流逝,半个小时过去,众人都是看完了所有的改革内容。

除了刘建国和李春山,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份文件给震惊了。

这份文件要是在那十年泄露出去,足够把钢铁厂所有领导层送进去十遍不止。

这两年虽说上面的政策改变了,中央还把全世界各地的爱国商人邀请回来,在华夏境内投资办厂。

但政策里面却没有提及国有企业的未来走向,他们心中并不确定,甚至一大部分人还觉得国有企业还会和以前一样。

所有的物资和生产任务,都要听从国家统一安排。

而他们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面,看着文件,把任务下放下去。

这样的日子岂不是美滋滋,不需要动脑子,就能靠着资历和关系一点点的往上走。

等他们退了,还能安排自己的家人接手工作。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只要政策不变,不犯大错,就相当于全家人都端上了铁饭碗,后世子孙不愁吃喝。

可是如今按照这个改革措施实行,他们所想的那些未来都要被击碎。

后代里面要是有一个能力不行的,就可能被淘汰掉。

甚至于别说后代子孙了,就是他们自己,都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跟不上步伐,从而被无情淘汰。
推荐阅读: 四合院:从工厂厨师到  四合院:从工厂厨师到餐饮帝王  四合院:当工人开始  四合院之厂长  四合院:从轧钢  四合院之我是厂长  四合院:从技术员开始  四合院:从轧钢厂  四合院从轧钢厂做科长开始  四合院从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