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轧钢厂扩张
轧钢厂和施工队的对话很快传开了,很多人,包括一些工人,对他们厂长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
刘建国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看到了工人们崇拜和感激的眼神。
他心里当然美滋滋的,谁不喜欢听好话呢?
俗话说的好,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代那些贤明的皇帝不也养着几个奸臣说一些好听的话听吗?
但听完也就开心一段时间,刘建国可不会因为几句好听的话就飘了。
轧钢厂扩建在即,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人事、财务,一大堆事都要他签字审批,更不要说他还是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
一些工作安排和技术革新方案仍需他亲自把关,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一段时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很忙。
不过对此,他也没啥怨言。
身在其位,当谋其政。
最重要的是按李怀德说的,轧钢厂扩建完成后,会改名四九城钢铁厂,直接用首都的名字命名。
这样一来,轧钢厂就能直接进入国家的一五计划中的三大五中十八小钢厂之列,成为第四大钢厂。
一跃成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厂不说,到时候轧钢厂也会升格为正厅级别的单位。
刘建国则会凭借技术研发的功劳,直接晋升为正式厂长,成为正厅级别的领导。
按照轧钢厂和冶金部共同计划,轧钢厂这次扩张要持续三年,新厂房比原来大两倍还多。
人员扩招也是十分夸张,原本要招一万五千人,现在准备额外增加五千人,共招两万人。
轧钢厂扩招的消息刚刚出来,就不知道怎么泄露了出去,轧钢厂各个的领导家门都被踏破了。
上门送礼的人络绎不绝,有求招工的,有求安排岗位的,甚至还有拿着钱直接上门要买名额的。
刘建国家也不例外。南锣鼓巷那么多待业青年,马上就要‘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建设去了。
现在看到希望,就拼了命想抓住这个机会。
不过刘建国只能拒绝他们。虽然他有能力把他们都安排进去,但求上门的人里面可是有不少不学无术、还做过hw兵的“有为”青年。
这种借着趋势干坏事的家伙,轧钢厂肯定不会要。
这个条件不仅是刘建国,李怀德在内部会议上也提过。
轧钢厂扩招,内部领导也会拥有推荐名额,但推荐的人必须经过政审。
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坚决不要,道德败坏的也不要。
通过考试进来的先不提,肯定也要进行政审。
但那个领导推荐进来的,这个领导都要为其负责。
这个事,李怀德和刘建国在会上反复强调。
谁违反这个规定,这次轧钢厂领导层的整体晋升就没有谁的名额。
大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为了自己的前程,都严格遵守这个约定。
很多报上来的人,经过调查,背景都干净,很多都是刚毕业没找到工作的青年。
在学校期间,他们并没有参与什么不好的事情。
内外安定,轧钢厂按照计划欣欣向荣。航天和军方的订单不断,为了赶订单,一些代加工业务都被放弃了。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轧钢厂的厂房扩建工作彻底完成。
不仅是新厂房,扩招工作也在三年之间陆续完成。
这些人被分配到各个部门学习,已经算是入门的工人、后勤人员和技术员。
可以说,只要新厂房开始使用,这些人就能立刻成为轧钢厂的中坚力量,支撑起整个厂子的运转。
而刘建国这三年也没闲着。设计了不少生产车间用的设备图纸,和李怀德商量后,通过冶金局和工业部协调,让第二机械厂帮忙加工。
三年过去了,新厂房几乎都是这些新式设备。
性能比之前的好很多,最主要的是这些设备都是自己研发的,不用看外国人的脸色。
刘建国的老丈人白厂长也靠这些图纸成了第二机械厂的话事人。
原来的李书记因为一些错误被降职,现在第二机械厂就是白厂长说了算。
在他的治理下,第二机械厂成为四九城少数稳定的厂子之一,风头直接盖过了第一机械厂,几乎成为四九城最大的机械厂。
九月二十八这天,冶金局的领导都来了轧钢厂。
礼炮一响,全厂两万多工人和领导都欢呼起来。
红星轧钢厂今天彻底更名为四九城钢铁厂。
刘建国看着红布飘落,露出的六个大字,不由得感慨万分。
没想到原著中在风波后逐渐没落的轧钢厂,在风波还在持续时就已经焕然一新。
想到这一切有自己一半的功劳,刘建国感到一阵骄傲和自豪。
接着就是领导讲话,李怀德发表感言。刘建国也说了两句,不多,能在这种场合露个面就很不错了。
然后就是人事任命,只有李怀德和刘建国被提出来。
李怀德还是书记,但级别不一样了,现在是正厅级别。刘建国也是正厅级别,但行政级别没李怀德高。
两人的职位宣读,又引起了全厂工人和领导的欢呼。
工人们支持他们,因为他们带来了好日子,关心爱护他们。
领导干部们和他们关系近,这个时候谁支持也许他们看不到,但谁不支持,他们肯定能看得出来。
第二天一早,轧钢厂更名的消息就通过四九城日报传遍了整个四九城。
这个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全国各地。虽然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也不妨碍他们为这个消息欢呼。
这个年代,人民爱党爱国的信念是根深蒂固的。国家有啥好消息,全国人民都会欢呼庆祝。
而四九城钢铁厂并没有因为突然扩大超过原来面积的新厂房而陷入混乱,因为有了三年的缓冲时间。
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所有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个消息传到冶金部,李怀德自然又被狠狠夸奖了一顿。
刘建国感觉到,这李怀德在风暴结束后,肯定下场比原剧情中好很多。不过他只是猜测而已。
因为来自冶金部的重单第二天就下发了,不仅仅是军工部,还有一些特殊厂子也需要这种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