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技术研发成功
听到刘建国的条件,棒梗眼神一亮,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刘叔,我愿意,要是在农村混不出来一个名堂,我棒梗绝对不会再麻烦刘叔一次。”
看着棒梗那张酷似贾东旭,却稍显稚嫩的脸上透着坚毅与诚恳,刘建国微微颔首。
他忽然就有了一丝兴趣,想看看这个原著中偷鸡摸狗的少年,究竟能在广袤乡野间蜕变成怎样的模样。
三个月后,轧钢厂实验室传出了一声欢呼。
拿着那块还散发着余热的金属样品以及那一张实验记录单,负责实验的技术员激动地大喊道,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测试数据终于和国外那家公司公布的数据符合了。”
听到技术员的欢呼,技术科科长面色激动的一把夺过了实验记录单,反复核对着每一组数据,双手微微发抖。
这块金属的抗压强度和韧性指标完全达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有超出。
许久,他才猛地抬起头,声音颤抖,
“这……这说明我们的合金配方成功了?咱们真的攻克了这个难题?”
技术员用力点头,眼眶泛红:“科长,这一年多的失败全都值了!刘厂长带人熬了这么多个通宵,都是有价值的。”
技术科科长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深吸一口气,快步朝办公室走去,
“立刻向厂领导汇报,我们研发的马氏体时效钢终于合格了,已经正式通过测试!”
刘建国得知消息后,却没有表现出太过激动。
只是轻轻点头,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拿着技术科科长拿过来的金属样本和实验报告仔细翻阅了一遍,刘建国目光沉静。
起身出了办公室,快步来到李怀德办公室门前。
略微调整了一番自己的情绪,随后猛地推开了办公室的门,激动地喊道,
“李哥,成了,终于是成了,马氏体时效钢终于是成了。
咱们轧钢厂在这方面终于赶上了时代前沿,是全华夏全亚洲最先研发出马氏体时效钢的厂子。”
李怀德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化为狂喜,
“当真?数据有没有复核过?”
刘建国将实验报告递上前,语气沉稳却难掩激动,
“三轮测试,结果一致,与国外那家公司公布的数据对比丝毫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越。”
李怀德双手接过,快速扫视后重重一拍桌子,
“好!好!好啊!哈哈哈!
这不仅是轧钢厂的突破,更是全国冶金工业的突破!
建国,我就知道,这件事情交给你绝对不会出问题。”
李怀德眼神热切的看了一眼刘建国,想起多年前两人第一次见面。
当时自己广撒网,谁能想到能够在一群工人里面淘出来一个如此有韧劲、有头脑的璞玉。
想要在夸奖几句,但是李怀德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兴奋。
“建国,去通知厂里的领导开会。
我们要研究一下接下来怎么办?这可是一个大蛋糕,我们轧钢厂一个厂子肯定吃不下。
但我们一定要吃一块最大的。”
说到这里,李怀德用力的砸了一下桌面,眼神亮的发光。
等到刘建国走后,李怀德思索片刻,随后抓起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面转动了几圈。
随后便十分恭敬的站在那里,就好似一个被检阅的士兵一般。
不多会,电话接通,里面传来了一个威严的声音。
“怀德,打电话来干嘛?”
“爸,我们成功了,之前汇报的那个马氏体时效钢成功了。”
李怀德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但声音还是微微发颤,
“数据已三次复核,性能指标全面达标,某些参数甚至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李怀德这话说完,对面沉默片刻,那道声音再次传来的时候没有任何起伏。
就好似这天大的好事对于对方来说,不过是一件寻常小事。
就好像早晨喝了一杯粥,中午吃了一碗米饭那样平常。
“做好准备了吗?怀德,你们这次的技术突破,会引起多大的波澜你清楚吗?
我本想让你在轧钢厂安稳的度过这段时间,但现在看来,你总是能做出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
去做准备吧,做好准备之后再进行上报,我会为你争取。”
楚局最后的一句话中带着一丝欣慰,这让李怀德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自从娶了楚云之后,自己这位岳父就从来没有夸奖过他半句。
如今,他终于在这位岳父面前证明了自己。
挂断电话,李怀德站在原地,久久未动,指尖仍搭在电话机上,仿佛还沉浸于方才那通电话的余韵之中。
窗外秋阳正好,洒在斑驳的墙面上,映出他挺拔的身影。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压抑已久的激动缓缓沉淀为坚定。
他不害怕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他李怀德有这个信心能够在这场狂风中掌好舵,顺利的抵达彼岸。
坚定的迈出办公室,李怀德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如果这次能够达成所愿,轧钢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氏体时效钢的量产不仅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更会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他要借此契机,推动实验室升级、厂区扩大以及厂子升格,把这项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他要让刘建国整合全厂技术骨干,组建专项攻关组。
之前刘建国可是说过,马氏体时效钢并不只是一种,只要研究出来不同的配方,就能衍生出多个系列品种,适应不同极端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等到这个汇报交上去,李怀德会同时向冶金局申请专项资金支持。
一切必须快,再快,战机稍纵即逝。
唯有抢占先机,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工业战中赢得主动。
李怀德知道,真正的挑战,此刻才刚刚开始。
华夏这边的厂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如果别的厂子有人得到和刘建国一样的结论。
就很可能抢先一步研究出新品种的马氏体时效钢,迅速抢占技术高地。
到时候轧钢厂将失去先发优势,这些年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想到这里,李怀德的脚步又快了三分。
自己岳父已经说的很明确,做好准备再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