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名器小说 > 四合院:从工人到厂长 > 第337章 离去与过年

第337章 离去与过年

年前,轧钢厂关门当天。

刘建国送自己岳母回了家,还给自己老岳父带了一罐李怀德送的好茶。

回到家,刘建国也没闲着。

带着老婆妹妹孩子一起出去置办过年的年货。

今天比起往年,物资十分充足。

前两年减的定量,有一些几乎都恢复了过来。

没有恢复的也是那些用来享受的玩意,这玩意和普通群众没有太大的关系。

一趟走下来,买了些鸡鱼肉蛋,已经足够丰盛。

当然,也没忘了买一些礼品。

毕竟过了年要走亲戚,年后开门的商店也不多。

回到家,刘建国让两个妹妹带着孩子去玩。

自己和白蕊打扫房间,前院打扫之后,就打扫后院。

到了后院,刘建国下意识的看了眼许大茂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锁的严实,应该是没人在家。

刘建国倒是没有多想,这个时间许大茂可能去父母或者岳父岳母家。

前几年许大茂都没有在家过年,要么回家,要么回老岳父家。

家里只需要打扫一遍就行,有爱自己的父母就是舒服。

到了后罩房,刘建国走到房门前轻轻的推开门。

其实这里也不用怎么打扫,两个妹妹都是爱干净的性子,后院也不做饭,到这里也就是走个形式。

只是刚刚打开门,刘建国就看到了客厅中间桌子上放了一封淡黄色的信封。

见此,刘建国倒是有些好奇,这封信怎么看也不是自己两个妹妹留的。

家里好好的,又不需要离家出走,留一封信干嘛?

难不成...

想到这里,刘建国快走两步,伸手拿起了信封。

只是看到信封上面的字之后,刘建国不由的有些沉默。

身后的白蕊自然也看到了信封,见刘建国不说话,好奇的上前询问道,

“怎么了,是不是谁给小云小雨的信。”

小云在轧钢厂工作了五年,一直没有交朋友,媒婆上门几次。

小云不愿意相看,刘建国也就把人拦住,没让介绍。

小雨前年毕业之后,就进了轧钢厂。

李怀德安排在了后勤人事科,也算是一个清闲的岗位。

白蕊还以为两个妹妹有了追求者,这才有一问。

“不是,是大茂哥的。”

“大茂?他有话和你直接说就是了,还留信干嘛?”

白蕊有些不明白。

但是刘建国知道,许大茂不见自己,还留了封信,应该是和自己老岳父岳母一起走了。

不见自己,是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

前院人多,后院人少,许大茂把信留在这里,应该是为了不让四合院的人看到,徒增麻烦。

“大茂应该是走了,估计下次再见,可能要很多年了。”

刘建国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他为许大茂走向新生活而开心,也为失去了一个朋友而惆怅。

打开信封,刘建国搂着白蕊坐在椅子上一起看。

“建国,见信如晤。

很抱歉不能当面和你告别,那天听了你的建议,我想了很长时间。

再将你的话告诉岳父之后,岳父思索了几个月,还是决定离开。

本想明年再走,但海上风浪大, 长途跋涉,晓娥身子不允许。

这次离别,不知道下次再见是多少年后。

我们房间的钥匙留给你了,我父母那边已经说好了。

房子是我家的私产,应该没有人会动,等风声过去了,你从房间里屋床下考北墙第三个转头下面找到一个盒子。

盒子里面有房契,这房子送给你了,算是你指点迷津的谢礼。

此致,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见。”

信的内容不多,但刘建国能够感受到许大茂那对于故土以及家人难舍难离的情绪。

下次见面,也许就是十年后。

原著中,娄家其实在港岛那边混的还是很不错的。

娄晓娥回来,就给何雨柱开饭店,财大气粗。

希望,这一次也能够好好的。

“建国,这是怎么回事,大茂为什么离开?”

白蕊在一旁看完了信,不由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听着白蕊的询问,刘建国这才想起来,自己似乎没有和白蕊说这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

听完刘建国的讲述,白蕊也是了然的点了点头。

他作为体制内的工作者,某些方面其实要比刘建国想的更深。

听完刘建国带有个人看法的讲述之后,白蕊也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点了点头没说啥,这件事情的确没啥好说的。

刀都快砍头上了,再不走就是傻子了。

如果说资本是血腥的,那么**就是黑暗的。

不要奢求那些平时对你笑呵呵的人,会对你客气。

在得到能够动你的授权,并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大量财富和功劳。

那么就算是杀父之仇在他面前,他都要先办了你。

毕竟杀父之仇下次还可能遇到,升职立功的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何况还能搞钱。

打扫完所有的卫生,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

刘建国带着一家人到外面放鞭炮,这个时候放鞭炮的人不少。

有大人带着小孩放的,都是小孩子比较小,就和刘建国家一样。

还有一群小孩子一起放的,这都是上了小学的孩子。

95号四合院,棒梗,光福,解旷解娣几个小孩子也聚在一起放鞭炮。

看到刘建国带着孩子出来,棒梗率先上前打了招呼。

看棒梗懂礼貌,刘建国还给了他一串鞭炮。

其他小孩子见状,也都有样学样的上前打招呼。

刘建国自然也不会吝啬。

就连解旷和解娣,刘建国也没有小气。

虽说这两个货长大了也不是啥好玩意,但这还真不能怪孩子。

闫家那个家风,能养出来什么好玩意。

说到闫家,这闫富贵因为当时的事情,提前在学校当起了扫地僧。

听说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9.5元,在轧钢厂实习工资都比这高。

闫家也顺利的领上了国家的补助,毕竟一个人工作,养六个人。

平均下来,一个人还不到4块钱,已经满足贫困户要求了。

当然这也让闫富贵更加‘节俭’,闫解旷比棒梗还大,但是还没有帮更高。

至于闫解娣就更不用说了,刘建国总感觉自己家的小孩子都快赶上她的身高了。

所以说,借用后面老聋子的一句话,父母不慈,儿女不孝。

闫富贵在原著中的结局,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摇摇头,刘建国把闫家的事情甩出去。

带着孩子开始放炮。

放在雪堆里,放在砖头下面,放在墙砖缝隙里,放在各种有趣的地方。

许久没有这样释放天性,刘建国此刻也是无比的开怀。

至于两个孩子,此刻虽说有些害怕,但两双大眼睛此刻满是笑意和跃跃欲试。

只是,年龄终究太小,这年头的炮仗,跑不快可不兴点。
推荐阅读: 四合院:从工厂厨师到  四合院:从工厂厨师到餐饮帝王  四合院:当工人开始  四合院之厂长  四合院:从轧钢  四合院之我是厂长  四合院:从技术员开始  四合院:从轧钢厂  四合院从轧钢厂做科长开始  四合院从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