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贺将军应允了姜兴尧的提亲
    几副汤剂,萱儿第二日下午就精神多了。
    她和芙儿两人趴在窗子边,看着客栈小院里,有三个孩子正在堆雪人。
    两个小姑娘眼热得恨不得马上就下楼。
    芙儿是姐姐,她还记得阿娘的交代,“萱儿,你还没好呢,等我们进京了再玩。”
    姚十三转头摸了下两个小姑娘的头发。
    “别看了,萱儿才刚好呢。”
    “阿娘,萱儿妹妹想吃糖糕。”芙儿从凳子上下来,晃了晃阿娘的衣袖。
    昨儿周从显又来了一次,给两个小孩儿带了糖糕,上面撒着一层黄豆粉,混着糖糕的香气,香糯又粘牙。
    芙儿吃了三个才停嘴。
    姚十三好笑地刮了下她的小鼻子,“到底是你想吃,还是萱儿想吃。”
    丹娘,“等会儿丹姨给芙儿买。”
    “你别宠她了,自出了定县她就没有好好吃过饭,这两日好不容易有两顿热乎饭吃,她还挑挑拣拣。”
    萱儿已经大好,明日一早就要走,丹娘提前将东西收拾好。
    他们出门的时候,只收拾了点儿贵重之物品,其他衣物什么的都没有带。
    现在却已经满满三大包袱了。
    都是楚州汪娘子和到金州后姚十三重新添置的。
    “姚娘子,我们到京城后,要待多久?”
    姚十三,“估摸着要一个月,先给我哥去一封信,先告诉他,我们现在安然无恙。”
    丹娘现在回想到那日姚十三生生跑了三四个时辰的马的样子。
    “成王殿下会不会追到这里来。”
    姚十三想到那张被周从显撕碎的画像。
    她不想让丹娘再跟着担心,便轻松道,“马上到京城了,现在还有周大人在,明日我们早些出城,下午就能到京城。”
    “明日晚上,我们就在德行楼吃,京城第一酒楼。”
    丹娘的眼中立刻浮现倾羡之色。
    “好啊,我也是能在京城第一酒楼吃饭了。”
    “等回了定县,我就开一个定县第一点心铺子。”
    “定县哪里够,你要开遍每个地方!”
    丹娘乐不可支,“开遍每个地方,开花儿吗。”
    “叩叩叩”
    门口传来敲门声。
    “两位娘子,楼下有人找。”是酒楼小二的声音。
    姚十三的心下一紧。
    肯定不会是周从显,他会自己直接上来。
    谁能找,金州一个人都不认识。
    “哦,好,稍等,我们换了衣衫就下来。”
    门外的小二应了一声就下了楼。
    楼下等在大堂的两人没有看到人下来。
    “人呢?”
    小二,“客官说梳洗了就下来,请官爷稍等。”
    那两人看了眼二楼上的那扇门,又在大堂的条凳上坐下。
    掌柜让小二上了一壶好茶,小心翼翼地问,“官爷,这两人可是犯了什么事儿?”
    那两人瞪了他一眼,“问这么多,是想通风报信吗。”
    掌柜的连连摆手,“不是不是!小的都不认识她们!”
    他不敢再多说话,跟着小二又缩到了高柜后面。
    不知是不是因为两个带刀的官兵在,整个客栈都静悄悄的,好像后厨烧水的声音都小了。
    两个官兵一壶水都快喝完了,耐心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若不是说可能是成王妃,不好冒犯,他早就提刀踹门了。
    从禹州发来的画像,本来谁也没有放在心上。
    结果今儿杨小姐到刺史府看到了画像,才说好像见过画像上的人。
    两人这才赶来。
    找王妃,可是不可多得的功劳。
    其中一人等得隐隐有丝不耐,“怎么这么慢,梳洗要这么长时间吗?”
    另一人站了起来,“不等了,上去看看。”
    两人径直上楼。
    “官府协查,还请开门配合。”
    门内却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两人相视一眼,随后抬脚一脚踢开房门。
    屋里哪里还有人。
    窗子大开,一张条案竖卡在窗子上,一条床单绑在上面。
    两人冲到窗边,七八件衣服连着床单绑在一起。
    姚十三和丹娘早就带着三个孩子逃之夭夭了!
    两个官兵的脸色一变,“人跑了!”
    本以为是立功的时候,现在怕是要掉脑袋了!
    姚十三幸好为了方便,提前租好了马车。
    她现在和丹娘带着孩子躲在马车上。
    谁也不敢大喘气,现在金州有多少追捕的人她也不知道。
    周从显说晚上要带芙儿去吃金州最有特色的火饼。
    现在只能等着等会儿他来发现。
    姚十三轻叹了一声,绕来绕去,反而只有周从显最靠谱。
    *
    姜兴尧在边州就先接到了段飞扬的信。
    虽然丹娘的话伤了他,但他还记得周大人的知遇之恩,还有姚娘子对他的妻女多有照顾。
    现在姚娘子遇了难,于情于理他都要给姜大人去一封信。
    姜兴尧才到边州两日就接到了信。
    他看到信,唇角的笑迅速收了起来。
    贺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一边磨姜兴尧送给她的匕首,一边跟他说话。
    “等到夏季的时候,让妹妹带着芙儿和胖喜来玩吧。”
    “到时候有甜瓜吃,我还能带他们去抓羊。”
    姜兴尧捏着信,牙关都咬紧了,“窈儿出事了。”
    “出事了?”
    贺然回头就抽过他手里的信,看清信上的内容时,她一口牙几乎咬碎。
    “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东西!一个藩王花样这么多,他想做什么?!”
    “你等着,我去找我大哥借点儿人,我去掀了他的成王府!”
    姜兴尧一把拉住就要冲动行事的贺然,“你先别冲动,段兄弟说她们从楚州登了吉州的船,从吉州过来就是边州。”
    贺然先是一愣,随后脸上迸发出喜色,“妹妹往边州来了!”
    她的脸上尽是与有荣焉之色。
    “还是妹妹聪明,知道往这边跑,别管什么王,边州都不能进!”
    边州是边防城,任何藩王都不能靠近。
    只要进了边州,姚十三就安全了。
    贺然,“你先别急,妹妹既然上往吉州的船,按照信上的时间,这两日应当要到了。”
    “你放心,她来了我罩着!在我们贺府,谁要是敢动她一根汗毛,我剁了他!”
    姜兴尧按下心神。
    现在只有先多等两日。
    小时候窈儿为了他和养爹,将自己卖了,现在她又遇上这样的事儿,他却远在边州。
    他的眉心一疼。
    一切的根源都是孟余山。
    他现在为了他所谓的香火,逼迫他和妹妹。
    将那所谓的身份套在妹妹的身上。
    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萧恕野心勃勃,他和妹妹结识这么久,为什么突然要掳走妹妹?!
    妹妹身上有一块娘亲留给她的玉佩。
    那玉佩上有娘亲的名字,还有孟家军的图腾……
    萧恕定是早就盯上了妹妹,就等着利用妹妹。
    这时,一个丫鬟恭敬地低着头进来。
    “小姐,姜大人,将军请你们前去花厅,孟老将军来了。”
    姜兴尧的脸色一冷,贺然瞬间就察觉了。
    她拉了下他的衣袖,“如果你不想见就不见,我去就行。”
    姜兴尧抬眼看到她有些担忧的,“没事儿,始终要面对。”
    花厅里。
    孟余山正在和贺文廷说话。
    说到从前的旧事,两人还能笑着忆往昔。
    姜兴尧和贺然两人进来后,花厅有一瞬的静默。
    贺然虽然大大咧咧,但是该有的规矩她都有。
    “爹,孟老将军。”
    姜兴尧垂下双眸,双手抱拳,“贺伯父,孟老将军。”
    孟余山的脸色有一瞬的僵。
    贺文廷看了这对祖孙一眼,随后开口道,“进来,都坐。”
    “兴尧千里迢迢地跑了两次,我那三子贺琢,也是赞不绝口。”
    姜兴尧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孟余山。
    明明贺然说家里看了日子,明日才是提亲的好日子……
    现在孟余山不仅在,贺将军这话的样子……
    贺文廷这时看向姜兴尧,“你是个好孩子,能走到现在也不容易。”
    “我女儿不似平常闺秀,所以从未希望她能做什么高门命妇,但也不希望她吃苦。”
    贺然突然见她爹如此地正式的模样,一时还没觉得感动,只想偷笑。
    可下一瞬,她就笑不出来了。
    只见贺父站了起来,“姜兴尧,今日我允你提亲,日后还望你好好待她。”
    “你们若是吵了,争了,你送她回来,我自说她,但你不能动她半指。”
    贺然扁了扁嘴,眼睛里的泪花转了转,最后她憋了一句。
    “爹,你放心,十个他都打不过我的!”
    贺父,“……”
    算了,他女儿奇女子,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姜兴尧撩开衣袍跪了下来。
    “贺伯父,小子生来困苦,但是娘亲曾说过一句话,晚辈一直记到现在。”
    “女子一身,前半生随父,后半生随夫,为夫者,不欺不辱不诈,才可当为大丈夫。”
    “我娘运气不好,她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贺然的前半生幸福安乐,后半生,我会成为我娘希望的那样的人。”
    贺文廷们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大丈夫,老夫今日记住了。”
    “未来贤婿快起。”他上前两步亲自将姜兴尧搀扶起来。
    称呼已经变了。
    这桩婚,板上钉钉了。
    孟余山这时也站了起来,慢慢走到贺然的跟前,他从怀里拿出厚厚一叠房契和地契。
    什么也没说就塞进了她的手里。
    贺然的表情差点儿就裂了,这么厚一卷!
    孟余山这才看向姜兴尧,“我知道你有话想说。”
    “该看到的我已经看到了,边走边说吧。”
    姜兴尧的下颌绷得紧紧的,他猜的果然没有错。
    今日就是为了孟余山,特意提前的。
    贺然知道他不愿,下意思想拉他的手,贺文廷先一步捉住女儿的手。
    “贤婿,替我送送孟老将军。”